一、開發與資源利用要平衡
1. 環境問題:經濟開發造成環境破壞,如建立在農地的工廠將有毒廢水排入河川,汙染周邊農地,使大片農地廢耕。
2. 解決行動
(1)理念: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取得平衡。
(2)示例:雪霸國家公園復育瀕臨絕種的櫻花鉤吻鮭、政府頒布封溪護魚區域、地方居民復育螢火蟲。
二、環保與節能減碳
1. 利用再生資源
(1)再生資源的定義:喪失原來功用,經過回收再利用的技術後,得以重新利用的資源或物品,如回收紙、寶特瓶。
(2)做法:工廠利用稻穀剩餘物,磨成細粉加工,壓成筷子的形狀,最後經過高溫殺菌,製成環保餐具。
2. 減塑:如在外用餐自備餐具、購物時自備可重複利用的購物袋。
3. 節能減碳
(1)節約用電用水。
(2)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、騎腳踏車、步行代替開車或騎機車。
4. 參加護樹、淨灘活動。
三、臺灣的國家公園
1. 臺灣地理特色:我國國土面積約 3 萬 6 千平方公里,海拔高低落差近 4000 公尺,富含多樣性的動植物物種與自然環境景觀。
2. 臺灣國家公園的演變
(1)日治時期:臺灣總督府規畫設置「國立公園」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及自然景觀。
(2)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:為保護臺灣的自然生態與人文資產,從民國 73 年成立墾丁國家公園後,至今已設立 9 座國家公園。
3. 臺灣國家公園簡介
(1)位於本島
名稱 |
特色 |
陽明山國家公園 |
臺灣少有的火山、地熱、草原等天然資源 |
雪霸國家公園 |
高山生態與特殊岩峰地質地形、冰斗湖全臺少有 |
太魯閣國家公園 |
大理石峽谷、斷崖、高山地形與林相等景觀世界聞名 |
玉山國家公園 |
海拔高,含括寒帶、熱帶與溫帶植物,留有臺灣古道遺跡 |
台江國家公園 |
擁有自然溼地生態、台江地區文化歷史、古航道等資源 |
墾丁國家公園 |
保育隆起珊瑚礁地形、海岸林、熱帶雨林、史前遺址等資源 |
(2)位於離島
名稱 |
特色 |
金門國家公園 |
保育戰役紀念地、歷史古蹟、傳統聚落、湖泊溼地、海岸地形、島嶼型動植物等 |
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|
柱狀玄武岩地質、珊瑚礁生態、菜宅等 |
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|
珊瑚環礁、海洋資源豐富,是海洋生態重要的保育地 |
社會放大鏡:蘭花王國在臺灣
※ 臺灣的蘭花產業發展
1. 發展優勢:臺灣陽光充足、雨量豐沛,適合蘭花生長。
2. 發展過程:早期臺灣大多從國外進口蘭花,再培育種苗;後來育種技術精進,且定期到國外參展與競賽,獲得「蘭花王國」稱號。此外,政府更在臺南成立蘭花生物科技園區,研發育種新技術並定期舉辦國際蘭花展。
3. 發展瓶頸:各國栽培技術與國際市場市占率的競爭。
4. 發展方向:產業轉型、提升育種技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補充影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貢寮的獨特水梯田地形,耕耘機無法使用,水牛就成為他們萬能的好幫手!!
熱線 台灣蘭花 銷量漸減;蘭花王國 荷蘭居上;生技開發 蘭花出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