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 課 清領前期的社會與文化
@@南博士
● 械鬥的原因:清領前期,械鬥的原因多為開墾搶土地、灌溉水源,或者土地界線劃分等問題。此外,語言差異,甚至神明信仰不同等細微差異都可能引發大規模衝突。
● 科舉考試:科舉是中國古代藉由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。科舉考試在中國實施將近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,直到清朝末年才廢除。
一、民變與械鬥
1. 民變
(1)定義:群眾集體對抗官府。
(2)起因:清朝政府的統治態度消極,官吏無心治理、欺壓百姓。
(3)示例:朱一貴、林爽文、戴潮春事件影響最為深遠,稱為「臺灣三大民變」。
2. 械鬥
(1)定義:不同族群間聚眾互相攻擊,甚至引發變亂。
(2)起因:土地開墾、水源等利益爭奪。
(3)相關建築
˙阿猴城門:民間為防止械鬥而集資興建。
˙大觀義學:林維源以辦學化解族群械鬥。
二、商業活動
1. 與中國的貿易往來:將稻米與蔗糖等農產品大量銷往中國大陸,向中國大陸進口布匹、藥材等日常用品。
2. 港口城市出現
(1)成因:商業貿易日益興盛。
(2)清領時期臺灣三大港市:一府、二鹿、三艋舺。
港市/項目 |
府城 |
鹿港 |
艋舺 |
現今地點 |
臺南市 |
彰化縣 鹿港鎮 |
臺北市 萬華區 |
老街 |
◆神農街 ◆當地重要的商業 據點之一 |
|
◆剝皮寮老街 ◆因鄰近艋舺港而 商店林立 |
三、商業組織:類似現代同業公會的「郊」。
1. 成因:十八世紀初期,商人於港口城市組成。
2. 作用:維持貿易秩序,訂定商品價格以避免市場壟斷;參與地方各種公共事務,如主持祭祀、排解糾紛、推動公益事業等。
四、宗族組織
1. 成因:清領時期,同鄉或同姓的來臺移民聚集居住在一起而形成,如桃園 黃氏家廟。
2. 作用:規畫祭祖活動、維護家族成員的利益、參與地方事務。
五、信仰組織
1. 成因:原鄉的神明信仰是團結渡海來臺移民的重要媒介。
2. 信仰神明:如三山國王、開漳聖王、保生大帝等,及信眾跨越地域與籍貫的媽祖與土地公。
3. 信仰表現
(1)做法:透過修建廟宇(信仰與活動的中心)供奉故鄉神明、舉辦廟會等方式,加強信眾間的互動。
(2)示例:大甲的媽祖繞境活動;臺北市
大龍峒 保安宮的保生文化祭;基隆的開漳聖王祭;新竹 新埔鎮的義民祭。
六、文教發展
1. 背景:清領前期移民因忙於開荒拓墾,不重視文教事業。隨著土地開墾日漸穩定,才開始推動辦學等文化教育事業。
2. 學校類型:儒學(官方)、私塾(民間)、書院(官民合辦)。
3. 教授內容:以儒家經典為主。
4. 目的:為參加科舉考試做準備,也間接為臺灣培養出許多人才。
社會放大鏡:讀諺語──認識清領前期的臺灣社會
※ 反映清領時期生活情景的諺語
1. 唐山過臺灣,心肝結歸丸:形容先民來臺開墾的艱辛,與在臺生活不順,心情鬱悶。
2. 有唐山公,無唐山媽:因實施渡臺禁令造成當時臺灣社會男女比例失衡,形成來臺男性與原住民女性通婚的現象。
3. 一樣米飼百樣人:指雖然每個人吃同樣的米飯,但個性和喜好卻都不一樣,比喻臺灣族群多元,有著形形色色的人。
4. 三年官,二年滿:描述臺灣人民對官吏治理的不滿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補充影片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國小社會研究室:什麼是科舉考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